<
640373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无人生还 > 第13章
    王丞相也出来为包拯辩解:“是啊,盛家或有内贼下毒,包大人一番心血,查找真凶,也是为了保盛家上下平安”

    说完,又补充道:“展护卫一身武功,报效朝廷,屡次协助包大人侦破奇案。明察暗访,都是正当的办案手段。”

    八贤王也说:“先帝时,高丽太子与七皇子在我大宋境内遭辽国细作杀害,险些让两国动干戈,幸有展护卫潜入行馆,取得关键证据,协助包大人查明真相,为我大宋免去了一场战乱。要是这次追究了展护卫,以后谁还敢用暗访之法,替朝廷效力呢?”

    其实展昭没参与过高丽太子案,但是朝堂上大部分人,并不知道高丽太子案的细节,包括当今圣上,知道的,也不会说。

    一个御史又问道:“如果只是查案,又怎会差点逼死人命,想必昨夜,展昭定有言行不当之处。”

    包拯回道:“昨晚,下官连夜严审展护卫,展护卫已把他在盛府的详细情形都说与下官听了,言行并无不妥,圣上若不信,可请当日在场的盛府下人当堂对质。”包拯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,气壮理直,毫不心虚。

    英国公说:“既然如此,盛府当事人就在殿上,何不当面询问。”

    皇帝点点头,问道:“盛大人,昨夜展昭究竟有何言行,竟逼得海氏自尽?”

    其实从御史开始参奏包拯开始,盛纮就直冒冷汗,他能猜到这些人的心思,那位海氏子弟,肯定是想给海家的女儿讨个公道,英国公也是真心替海氏打抱不平,但其余人,多半是受了包拯仇人的指使,借机发难,公报私仇。

    而盛纮本人,作为当事人,他不心疼儿媳妇是不可能的,他不害怕包拯查出羊毫命案的真相,也是不可能的,他巴不得把责任都推给展昭,看皇上雷霆大怒,最好当场把包拯革职,替儿子儿媳出一口恶气,也能让羊毫这桩案子石沉大海,永不翻案。

    但是,他的理智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这么干,包拯是两朝元老,在民间威望极高,新帝虽然不那么待见他,但也绝不会轻易动了他。而王丞相和八贤王二人,在新帝登基以后,虽然权势大不如前,但是余威还在,更是不能轻易得罪。

    包拯这边不能得罪,英国公和海家那边也不能得罪,他眼睛一转,决定还是用“拖”字决。

    “多谢官家,多谢各位大人对下官儿媳妇的关心。实不相瞒,昨夜下官在前厅迎接包大人,并不在现场,而我那儿媳妇昨夜失血过多,至今神智尚未清醒,家中上上下下乱作一团,所以还未来得及详细询问。下官以为,要知晓当日真相,还需等到我那儿媳妇清醒以后。请官家和各位大人见谅。”

    沈国舅听后,说道:“海氏夫人是关键证人,若她不清醒,此案便难以有个结果。不如暂且把展昭收监,等海氏夫人清醒以后,再行审问。”

    皇帝点点头:“就依你说的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15章 无人生还(知否x包青天)二 催命汤 5.舆情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展昭已经被关押了好几日,虽然狱卒顾及他的身份,没人敢为难他,但与外面消息隔绝,展昭不知道外面案子有何进展,心中甚是着急。

    忽有一日,来了一个不速之客,“白玉堂,你怎么回来这里?”展昭惊讶道。

    白玉堂戏谑地打量着被关押了好几天的展昭,“想不到堂堂御猫,今天又被关在了笼子里。”

    展昭着急地问:“是不是包大人出事了?”

    “你只关心你的包大人,不关心我吗?”

    展昭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白玉堂不再逗他了,终于开始说正经事:“你想不想知道最近京城发生了什么?因为你牵扯进的这桩案子,京城最近可热闹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展昭不解。

    白玉堂从头说起,自展昭被关押后,这桩案子就陷入了僵局,海氏伤势一直不好,包大人就一直没法继续办案。但是,与盛家有关系的那些女眷可没闲着,参加和举办了不少筵席和诗会,席间不免聊些京城贵女贵妇之间的八卦,海氏这桩案子便成了大家聊的热门话题。

    案件起源于羊毫中毒案,而这羊毫中毒的内幕,虽未正式过堂,但那些贵女也能猜个七七八八,因为避子汤是很多内宅中公开的秘密,很多大家族都用过,有些主母知道那汤有毒,有些主母一直误以为那汤没毒,但她们并不在意,无非是个不能生孩子的下人罢了,死就死了。而这次包拯调查盗墓案,无意中发现羊毫中毒的秘密,兴许是天意,这些豪门贵妇纷纷怕引火上身,连夜悄悄把避子药相关的证据全部处理了,至于人证,几个被拿捏着卖身契的下人,又敢说什么呢?

    光处理了自家的证据还不算,贵妇们与海氏同病相怜,海氏的危机就是贵妇们的危机,大家自然要同仇敌忾,守望相助。以盛家的四个兰、盛家的三奶奶柳氏为首,在贵妇圈子发动了一场舆论战,威北侯夫人张氏,小郑夫人小沈氏响应最积极,舆论战的核心思想是:妇人们都很同情海氏的遭遇,平白受了无妄之灾。包大人和展昭,为了区区一个小小通房,差点害死二奶奶海氏,上下尊卑有别,为了区区下人而伤了主人,岂不乱了嫡庶,失了体统。且女子名节最为重要,展昭坏了海氏的名节,如果不是海氏以死自证清白,也许要害了海氏全族女孩名节,害了盛家全族女孩名节,朝廷要是不严惩展昭,以后谁家还敢生女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