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640373小说网 > > 入慕之宾 > 入慕之宾 第195节
    杜婈的声音生硬:“这与皇后之事无干。”

    “怎说无干。”我说,“这马场是本宫赐下的,在宋国夫人眼中,本宫这事可办得十分不讨喜。宋国夫人盼着女史做个大家闺秀,事女红,通文墨,做一位众望所归的贤后。本宫遇到的麻烦,与女史遇到的麻烦,皆是宋国夫人为女史铺的路。有这般用心良苦的母亲,女史该感怀恩德才是。”

    杜婈的眉间有些不耐烦之色:“谁要她……”话没说完,她似乎回过神来,警惕地看着我,面色一敛,“皇后之事,还未查清,不可定论。”

    我淡淡一笑,道:“本宫说的这些话,定然也有不少人劝过女史。女史性情刚烈,必是只愿做想做之事,越是硬来便越是不肯就范。本宫说的对么?”

    杜婈看着我,又是好奇又是狐疑。

    “皇后之意,妾该对母亲感怀恩德,难道是劝妾该事事听母亲的?”她问。

    “古云,阿意屈从,陷亲不义,一不孝也。”我说,“古人亦知晓愚孝愚忠乃大不孝大不忠,女史自幼受杜先生教诲,又怎会是那迂腐之人?上皇向来对女史多有褒奖,今日听女史一番言语,本宫亦知晓女史有真性情。女史要做什么,要站在哪边,本宫皆无意约束,只愿女史无愧于心罢了。”

    杜婈仍望着我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双眸映着烛光,有些闪动,似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我却不打算再多说,温声道:“天色不早,女史歇息去吧。”

    说罢,我起身来,自往堂后走去。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六章 风雪(下)

    “那杜女史对皇后说了什么?”兰音儿见到我,迫不及待道,“莫不是又在皇后面前大放厥词?”

    我说:“那倒没有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一脸不相信,道:“她说的话,皇后可千万别信。上梁不正下梁歪,假惺惺谁不会?宋国夫人那等德行,又能教出什么好人?”

    正说着话,外头传来敲门声,是内侍邓栎送宵夜来了。

    “庖厨中熬了羊汤,说是那些回纥胡姬们做的。”邓栎道,“这等天寒之时,夜里喝了暖身子,睡得舒服,第二日打马毬也有气力。臣见这汤确实熬得好,就盛了来,皇后可要用些?”

    我看去,那羊汤的白白的,香气浓郁,确是看着开胃。

    兰音儿也眼睛放光,嘴里却道:“果真是那些胡姬做的?这也是外食,可曾验了毒?”

    邓栎道:“哪里敢不验。小人用银针探了,还亲口喝了,这才敢呈到皇后面前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放下心来,笑嘻嘻地望向我。

    我知道她馋了,自己盛了一碗,剩下的让她和众人分去。

    这地方是马场,没有行宫那样的高屋大堂,所有屋舍皆是厢房大小。不过,数量却有不少,我这院子,足够每人分一间。

    一番安顿洗漱之后,我见兰音儿她们似乎累得很,纷纷打起了哈欠,便让她们各自回屋子歇息去。

    被子里塞了汤婆子。

    我宽了衣裳,躺进去。厚厚的被子裹着身体,但除了有汤婆子的地方,都有些冷。而汤婆子又有些烫,我的脚在上面捂了一会,就将它踢到一边去了。

    外头的风雪似乎停了,万籁俱静。

    我打了个哈欠,闭上眼睛,左右辗转了一会,脑子里却想着别的。

    临行前的那天夜里,被窝也是这般温暖,却不是因为汤婆子,而是另一个人的胸膛。

    自成婚以来,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和他挨在一起。

    他抱着我,比什么汤婆子都管用,身上全是暖的。

    我想,果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。

    习惯了享受,就回不去了。以至于我独自入睡的时候,总会想起他。

    他在做什么?

    我估摸了一下时辰,觉得他此刻应该又在忙他的那些政务。若闲一些,他大约会回寝宫里去歇息,和我一样,孤零零躺在床上……

    当然,换了景璘或别的皇帝,是断不会有孤零零这等事的。

    又不是我不给他纳妃,是他自己不肯要。心里一个声音说。

    我闭着眼睛,脑子里还在转着他昨晚对我说的话,睡意却越来越浓,如同潮水,将所有思绪淹没。

    梦里,喧闹颠簸。

    我觉得自己浑身软绵绵的,就像躺在云团里,被大风卷着;又像乘着船,在波浪中忽上忽下。

    光影交错,似乎过了很久,似乎又不过是一瞬。

    迷糊之中,我已经察觉到了不对,但眼皮重如千斤,一点也抬不起来。

    我感到有人撬开了我的嘴,给我灌米汤。

    但我不知道那是谁。

    又不知过了多久,我听到有人在说话。

    “……车内都是何人?”

    “……禀官长,车内是妾的两个妹妹。”一个带着胡腔的声音答道,“她们得了重病,日子不多,妾要带她们回故乡去,求官长放行……”

    一阵嘀嘀咕咕,似有似无。

    没多久,那些声音消失不见,我再度昏睡过去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头痛欲裂。

    我终于醒来的时候,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土房子里。

    身上,褥子盖得厚厚的,重得很。

    我动了动,只觉身上仍旧没有什么气力,张张口,嗓子似乎哑了一样,发不出声音。

    正当我绞尽脑汁,想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,房门打开了。

    眼睛不大适应那光照,我不由地眯了起来。

    直到来人到了我跟前,好一会,我才终于将她看清楚。

    高鼻深目,乌亮的头发,胡服下,身形修长健壮。

    我认出来,那是马场里见过的回纥胡姬。

    她的神色依旧恭敬,将手中的碗放到一边,而后,走到我的身前,向我一礼。

    “皇后陛下定是十分诧异。”她伸手,将我的被角掖了掖,道,“妾奉公主之命将皇后带走,其余之事一概不知。公主说,待皇后见到她,自会明白。这些日子,妾等照料不周,着实辛苦了皇后,还请皇后不要怪罪。”

    我仍然发不出声音,只瞪着她。

    她继续道:“妾的姓名颇长,但有个汉名叫阿蓝,别人都如此称呼。皇后也不必惊惶,这一个月来,皇后虽一直在昏迷之中,但妾给皇后服下的迷药乃是上好之物,只会让皇后睡不醒,说不出话,并无旁事。再过些日子,妾将皇后交给了公主,便可解了皇后的禁锢。”

    说罢,她又向我一礼。

    果然是缬罗。我转着心思,却仍无法理解她究竟为何将我劫持。

    我与她不曾结怨,跟回纥更是八竿子打不着,挟持我,有什么好处?

    蓦地,我想到了子烨。

    据我所知,回纥此来,本是要游说中原结盟,一同灭北戎。但并不曾得到子烨的明确答复。缬罗此举,难道是打算拿我来要挟?念头才出来,我又觉得荒谬。这等话本里才有的鬼扯之事,不像是缬罗那样的人会做的……

    “这是妾为皇后熬制的肉粥。”只见阿蓝重新将那碗端起来,道,“皇后虽然醒来,可肠胃尚弱,吃不得干的。皇后将这粥吃下去,必会觉得舒服些。”

    说罢,她用汤匙舀起一勺,凑到我的嘴边。

    我没有张嘴,仍冷冷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阿蓝的神色仍是平静,将粥碗放下,却搀着我,让我坐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下,我才发现,这屋子里躺着的不止我一个。不远处的一张榻上,还躺着另一个人,双目紧闭。

    竟是杜婈。

    见我露出讶色,阿蓝道:“公主十分喜欢这位杜女史,吩咐妾等若有机会,也要将她带上。她还嘱咐说,这杜女史在贵国地位不凡,她若出事,对皇后百害无一利。若皇后不肯听话,还请想一想处境才是。”

    我愣了愣,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这缬罗是个精明的。显然,杜婈和我以及子烨的关系,已经被她摸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阿蓝看着我,那神色并不像在打趣。

    我也看着她,少顷,张开口。

    阿蓝微笑:“皇后英明。”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七章 时机(上)

    昏睡的日子断断续续。

    阿蓝等五名回纥女子,混着一支回纥商队里面,见了人,只说是到中原讨生活的妇人。我和杜婈也被打扮成了胡姬模样,脸上画得白白的,仿佛病容。

    照她们的说法,我们都是姊妹,在中原染了病,日子不长,按风俗要赶紧带回家里去,免得身死异乡。

    大约是我们脸上的病容足够吓人,关隘的守卫仿佛害怕被传染上瘟疫一样,来看一眼,就躲到一边去挥手放行了。

    杜婈一直在睡。而我虽然能睁眼,却不能说话,只能干瞪着,看着自己继续被带走。

    然后,我气急败坏地,又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当我终于完全清醒的时候,只见上方和周围皆是华丽,如同宫中。

    我愣了愣,有那么一瞬,几乎疑心自己是在做梦。但下一瞬,我就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这不是洛阳,倒像是……

    “你醒了?”

    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,我看去,目光定住。

    是景璘。

    “怎么,”他不紧不慢地走过来,在我身旁坐下,“不认得朕了?”

    脑海中一片纷乱,我张了张口,嗓子似乎能用了,但沙哑得很,说话艰涩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