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64037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宋人的骨头 > 第30章 赵廷美
    “你姓赵,咱们房州赵姓有个大户,涪陵王,行首知道吗?”

    赵龙吟摇摇头,对这个很陌生。

    “就是宋太祖的四弟,赵廷美。大宋开国之初,太祖皇帝和太后定了个金匮之盟,就是太祖殡天后,不把皇位传给儿子,而是传给弟弟赵光义,也就是太宗皇帝,然后太宗皇帝殡天后将皇位传给四弟赵廷美。岂料太宗皇帝背弃了盟约,没有立赵廷美立为皇太弟,而是立了自己儿子为太子。后来就莫名其妙发生赵廷美造反之事,太宗皇帝就贬赵廷美为涪陵县公,发配到咱们房州,随后又莫名其妙英年早逝。”

    “涪陵县公生有十个儿子,当初随涪陵县公一起来到房州定居。其后裔在此繁衍至五代以后,大多已泯然众人矣。最近五十年他们陆续搬离了房州,七子赵德润这一支的后人却去向存疑。在传到“克”字辈的时候,只生有一子赵克蓝,诡异的是,四十年前,赵克蓝携一家老少去神龙架隐居,而后再无人得见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行首,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我们拿这件事来做做文章,虽然我知道这可能让你很为难,可是你从天而降,名字又带有龙字,这绝非普通人家敢用的,恕我说一句僭越的话,你就该是龙种!”

    “怎么个做文章法?”赵龙吟还在云里雾里。

    “我们就对外说,你是赵克蓝的孙子,而且家族只剩你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神龙架茫茫大山,野兽横行,你出来的时候还小,早就不记得来时的路径,这样即使将来皇室派人来查,也查之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会相信吗?”赵龙吟还是觉得这有点儿戏。

    “他们可以信岳家军,韩家军,为啥不信赵家军!我们姓赵!”

    “早前皇室宗亲的档案在东京城破之时早就被金人毁掉了,现存的真真假假谁知道?而这个陈均在礼部负责的就是这一块,如果我们将他打点好,请他在朝廷上,在皇室那里为我们遮掩一下,我觉得事有可为的。”

    这事想着就荒唐,赵龙吟想拒绝,可是看到他们殷切的眼神,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,只好点点头说:“你们可以试着去做,成与不成看天意吧!”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赵龙吟在种虎和韩通判的陪同下,来到厢军大营,整个厢军大营弥漫着不安的气息。所有将士都刀剑出鞘,列成战斗队形,全副武装的周正在主帅大厅等着他们。

    “周指挥使,昨夜受惊了。”韩通判朝周正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“韩大人,昨夜房陵城内发生了什么,还请给下官通报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昨夜伪齐军趁夜偷袭了——”

    “韩大人,明人不说暗话,就不要糊弄下官了。”周正面无表情地打断了韩东。

    韩东看了看左右,说道:“周指挥使能否借一步说话?”

    周正屏退了左右,请他们三人坐下说话。韩东沉吟了半刻,字斟句酌地说道:“周老弟,不管你信不信,我昨夜给朝廷六百里加急寄了份奏章,就是这么说的,伪齐军趁着夜雪偷袭了房陵城,周大人带着厢军联合这位李家坡的赵官人带领的乡兵将其击退,还阵斩了五百余人。”

    “哦,这两位就是李家坡的赵官人和种虎。”韩东向周正介绍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种首领好手段啊!”周正瞧着种虎冷冷说道。

    “都是周大人的指挥英明。”种虎咧嘴大笑。

    “周老弟,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,”韩东放下茶杯,继续说道:“你这边先按兵不动,等朝廷旨意下来。如果朝廷认可了我的奏章,你的功劳不会少,如果朝廷不认可我的奏章,我们按照朝廷的旨意办,赵官人和种虎依然回去种地。”

    “厢军的补给如何安排?”

    “只会多,不会少,保证厢军兄弟吃饱穿暖。”韩东拍了拍胸脯。

    这个冬天,连下了几场大雪,房州百里无人迹。赵龙吟搬到了房陵城暂住,李仲达和房志成本来想将赵家军各衙门也搬到房陵城,他认为现在为时过早,就拒绝了。如果现在就搬来,一旦朝廷不承认他们,他们还得乖乖溜回去,他丢不起这人!

    他隔三差五去城里城外施粥的几个地方溜达溜达,看看流民们吃的情况,再就是看看他们是否有安全过冬之所。还好,韩通判和张仲熊办事还是很得力的,只死了百十个年老多病的,这个人数不算多。

    开春要大规模垦荒,需要大量的农具,四乙和二乙在流民中招募了数百个铁匠和和木匠,趁着大雪无事日夜赶工。建造需要的木料由张仲熊安排青壮去山里砍伐。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铁料则由房志成从大冶购买,然后用船沿着大江,汉水,谷水运到均州上岸,再由陆路运回房陵。由于汉水沿岸被伪齐军占着,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敢呆在城里,而且不善水性。但在他们的支持下,沿途的水匪山贼势力膨胀,肆无忌惮地打劫骚扰过往船只。这给房志成的船队造成大量损失,经常当船队到达均州时,铁料还能剩五成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铁料的获得虽然损失惨重,但是起码能够源源不断地往房陵运来,更为麻烦的是,房州的耕牛不够,目前存栏的耕牛耕作现有的土地都不够,何况还要开荒。

    赵龙吟叫了房宣意来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麻烦,房志成去了临安,房家的事现在临时由房宣意负责。

    “我们开春要垦荒,阿翁说耕牛不够,至少缺八百头,你有法子解决么?”

    房宣意头一次当家,显得志得意满,大冬天的摇着一把扇子,一副我能解决,你求我啊的表情,这逼让他装的!

    “你求我?叫我声爷爷,我给你办妥。”

    “程薏还想不想要了?”

    “你就只会干这龌龊的事!”

    “爷爷我在忧国忧民,你却在要挟我,谁龌龊!?”

    “我们可以去外地买,只是现在兵荒马乱,交通阻塞,买到的牛很难运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要尽跟我但是可是的,只说怎么给我弄到牛!”

    “我们可以从蜀地买,利州路牛也多,从蜀地买的话,用船运,沿大江而下,在夷陵上岸,走陆路到宜城后转向西,走大山进入房州。只是现在大雪封山,山路基本走不通,强行走,损失会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去利州路买,装船后沿汉水而下,同样的,秦岭这会儿只怕也被大雪封山了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?”赵龙吟感觉自己正像个白痴被房宣意耍。

    “我们先去买,等凑齐了,差不多冬季也过去了,再往这里运,利州路运到这里估计六七天就够了,蜀地运来也就一个月,耽误不了农时。”

    “那去办吧,把牛弄来,我记你头功。”

    “那程薏那里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我只保证我不起心思,至于你能不能娶到人家,那得看你的本事。”

    “有你这句话就行,等着看爷爷的手段吧。”房宣意说完这句话摇着扇子走了。

    “禽兽啊!”赵龙吟看着他的背影骂了一句。房宣意背对着赵龙吟竖起了一根中指,这个动作是他最近跟赵龙吟学的。

    临安,西湖边,凤凰楼。

    “这个冬天冷的不寻常啊。”房志成看着外面的银装素裹对陈均说道。

    “房当家刚从京西南路来,不知道家乡父老过得如何?”陈均一口闷了一个小姐喂过来的酒,一双手在怀里另外一个小姐身上上下搓揉着。

    房志成苦笑了下,“现如今均州、房州山外有伪齐军虎视眈眈,山里面有几十万流民嗷嗷待哺,稍有不慎,就有倾覆之危啊。算,今日是陈兄高升员外郎的日子,不说这些恼人的事,喝酒喝酒,咱们今日不醉不归。李妈妈,让小姐们动起来!接着奏乐!接着舞!”

    这李妈妈是从北地下来的,原是汴梁城数一数二的红舞姬,抚得一手好琴,倚凭盈盈一握的细腰演舞的的飞天舞更是冠绝汴梁城,引得汴梁膏粱纨绔,士子郎君趋之若鹜。据说就是当时的官家都极为赏识,还亲自为她作了一首词,哎呀,老天爷,官家爷爷的瘦金体墨宝岂是寻常人可以得到的!

    只可惜粗蛮的金人不懂得这千般繁华,万种柔情,催动战马就毁破了汴梁城。李妈妈跌跌撞撞随着众人来到了临安城,凭着过去的名头,没二三年,就在临安聚起了这泼天的名气。

    凤凰楼现在的东家是房志成,半年前盘下的,为了请来李妈妈,房志成用了一斛珍珠。如今凤凰楼不对外营业,专门用来招待朝廷的达官显贵。

    韩东的奏章已经到了临安,果然,朝廷大小官员议论纷纷,有赞赏的,有质疑的,官家也拿不定主意。今天房志成宴请陈均,一来是为了祝贺陈均高升,二来也是想请陈均帮着在秦相那里美言几句,毕竟朝廷里那些小鬼虽群情汹汹,但是最后还得靠秦相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房志成吩咐凤凰楼的两个花魁扶着陈均上了马车,自己冒着大雪亲自牵着马把陈均送出凤凰楼,临别之际,将一个装满银票的小箱子塞到马车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