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64037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> 五百六十八章 安排
    这一天,海礁回家的时间比平时还要晚些。</P>

    他回来后还先去了金嘉树家里,直到马氏打发人去催他回家吃晚饭了,方才回来。马氏只当他是放学后去城中校场练习骑射了,也没多问,就催着他赶紧吃饭,吃过饭去洗个澡,别整天一身汗臭味,熏得整个正院的人都要捂鼻子。</P>

    海礁笑嘻嘻地跟祖母说笑,匆匆吃过饭,叫人打了一盆热水来擦了身体,换了干净衣裳,就算完事了。</P>

    他当然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洗澡上。天气一冷,洗个澡也太麻烦了,光是洗澡水都得烧半天,犯不着。至于汗臭味的问题,擦过身体换了衣裳就没有了。再说,练武的人身上有点儿味儿也正常。他也长大了呢,过两年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了!</P>

    时候不早了,他赶紧前往西厢书房,先把表叔公谢文载额外布置的新功课做了。至于卫学的先生们布置的功课,他早已完成,倒是不用担心。</P>

    不过在开始动笔之前,他得先把今天得到的情报告诉小妹海棠:“小金打发周小见去找黄捕头了,请黄捕头出面,托了女监那边牢头去劝金大姑。周小见又另给了金大姑一笔银子。估计等金大姑扶灵返乡的时候,再给几两银子,这事儿就差不多能解决掉了。”</P>

    海棠眨了眨眼:“金大姑打算扶灵返乡?”</P>

    海礁点头:“她虽然总为手里没钱而烦恼,指望小金能接济她一把,但心里其实并不想留在长安,更想要回遵化州老家去。”</P>

    金大姑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。她本就没有离乡背井的必要,不过是跟着娘家母亲和兄弟们一块儿随金举人离开罢了。当初是为了避祸,如今好象也没什么祸,那又为何不回老家去呢?</P>

    她在长安有什么?如今还有个坐牢的老娘,等老娘一死,兄弟侄儿流放的流放,逃跑的逃跑,她在这里举目无亲,无家可归,唯一一个手里有钱的堂侄还视她一家为仇人。就算金嘉树心软,愿意一直接济她,她也过得远不如在老家的时候。老家有房有地,哪怕如今金家二房出事败落了,她也还有个亲妹妹可以投奔,怎么都能找到地方落脚的。同样是要过清苦拮据的生活,在老家肯定比在异乡更舒适些,起码她对遵化州更熟悉啊!</P>

    海礁道:“她有这个想法应该很久了,只是平日里不说罢了。毕竟她再想回去,也不能丢下病重的老娘,而且手里也没有银子,连路费都凑不齐。那女牢头便劝她,不能指望结了死仇的堂侄接济,最好就是扶灵返乡,依附妹妹妹夫生活。她若是路费不够,找堂侄借一点也没啥,但万一堂侄不肯借,她就得提前想法子挣钱了。”</P>

    这位女牢头虽说是得了黄捕头嘱咐,故意在金大姑面前说这些话,但也没有坏心,确实是真心在替她谋划的。</P>

    女牢头认为金二老太太快要不行了,今冬肯定撑不过去,考虑到她如今是个囚犯的身份,后事简单办了就行,不要讲究什么排场,要排场等回了老家再说。到时候知道她在长安坐过牢的人不多,又有小女儿小女婿帮衬着,不至于太冷清了。能回乡入土,才是正经事。相比之下,在外地他乡办的丧礼再体面又管什么用?她连个能披麻摔盆的长子孝孙都没有,体面给谁看?!</P>

    女牢头建议金大姑,寻个收费便宜的庵堂,暂时将金二老太太的棺材寄存在那里,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找活干了。她最好别正经戴孝,只要别穿戴得花花绿绿的就行了,不然让人知道她身上有孝,谁不嫌晦气?怎么可能愿意雇她到家里去做事?!</P>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海棠听到这里,有几分明白了:“女牢头建议让金大姑去别人家里干活?这是她自己的想法,还是金大哥的主意?”</P>

    “我估计是小金想出来的法子。”海礁说,“小金还找人打听过了,周家十三房的小儿媳妇近日怀了孕,偏偏家里孩子太多,她照看不过来了,娘家母亲又要等明年开春后才能赶到,因此需要寻一个妇人帮忙照看孩子,若是识字的更好。金大姑正好识得几个字,完全可以做这份差事,哪怕只待一个冬天,至少吃饭住宿的问题解决了,不用她自个儿掏银子,还能攒下一笔工钱。等明年开春那小儿媳妇的娘家母亲赶到,她正好辞工走人,拿着工钱充作路费,扶灵返乡。”</P>

    周家十三房子孙众多,但几个儿子都在各处边城驻守,也把媳妇和成年的儿子都带到任上去了。小儿子刚刚才结束了探亲假,返回驻地,小儿媳妇因为怀孕,赶不了远路,只好留了下来。家里除了老太太和她,就是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,真的急需要人手。眼下这小儿媳妇月份还浅,家里又有丫头婆子,事情还能应付得过来。等到她肚子再大一些,行动吃力起来,就得把孩子们都交给别人照看了。她又不想随便找人,想找个识字的,顺道给几个小的孩子启蒙,否则也不会拖拖拉拉一直定不下人选。</P>

    金大姑别的倒罢了,带孩子这种活这些年没少干,也识得几个字,能算点简单的账,这个活她是干得来的。雇主是周家人,她也不敢有什么花花心思。</P>

    若不是金嘉树有周奕君这条门路,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替金大姑揽到这个活。就这样,他还要担心金二老太太死得迟了,金大姑被老娘拖累,不一定能腾出手来,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呢!</P>

    海礁有些讥讽地说:“这真的是个好活计。若不是金嘉树跟周奕君开了口,周家十三房怎会愿意雇个女犯的闺女来家里做活?明明是再好不过的差事了,可那金大姑刚听到的时候,还有些嫌弃呢。她觉得自己是举人的妹子,家里也有房有地的,还没沦落到去别人家里做婆子的地步。还是那女牢头骂她,说她家里的举人都叫她亲娘兄弟害死了,她如今不过是犯人的家眷,还有什么资格拿乔?人家周家十三房好歹也是出了好几个将军的人家,还未必看得上她呢!”</P>

    海棠撇了撇嘴:“她不愿意就算了。说真的,她这几个月为了谋生,连浆洗衣裳、缝缝补补的散工都愿意做了,还觉得给官宦人家带孩子的工作是辱没了她。这种看不清形势的人,金大哥何必要帮她呢?白白欠下了一个人情。那周家十三房又不认识金大哥,会答应这种事,也是看在周奕君的份上。万一金大姑在人家家里闯了祸,岂不是连累了金大哥?”</P>

    海礁摇了摇手指,压低了声音:“周家十三房的小儿媳妇,其实娘家姓麻,她是麻尚仪的侄女儿!小金把金大姑安排到她那儿去做活,不过是希望麻尚仪看在亲戚面上,别在侄女家里弄出人命来,只当是给侄女未出世的孩子积福了!等金大姑在周家十三房安然待到明春,顺利扶灵返乡,说不定就能保住一条性命。小金说,他为金家二房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,将来见了列祖列宗,心里也坦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