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比如刚刚这位愿意出一千两银子的公子,开口就是一千两啊,月蛾姑娘红火那会,陪客人一夜,不过才五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所以,她虽然看不惯蓝梦,也得点头哈腰的来征得她的同意,这么大个客户,而且还是个生面孔,她可不想就此丢掉这笔大生意。

    洛蓝拧着眉头沉吟一会,她并没有让阿雨和阿虹来见她,那这愿意出一千两银子的人会是谁?

    会是相公吗?

    不会,他想见她,可像昨晚一样,爬窗而入,没必要花高价来啊。

    不过不管是谁,她也没有理由拒绝这单生意,况且人家只是想听她抚琴。

    想到这,她点头,

    “好,我回去换件衣服,稍后请他上来。”

    红姐忙不迭的点头应下,

    “好,好……”

    洛蓝在阿彩的搀扶下走下舞台,直奔自己的房间而去。

    回到房间后,阿彩便迫不及待的问道:

    “娘娘,这个人会是谁?”

    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,皱眉摇头,

    “不知道,不过不管是谁,我身在香月楼内,自然不能拒绝这单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小心一些,我就在门口守着,有什么事您招呼一声。”

    洛蓝轻勾嘴唇,颌首笑道:

    “一般愿意花这么大价钱来听曲的人,都不是那种不知深浅的人,他要真是个有歪心思的人,早就找位姑娘消遣了,何必要听我的曲呢。”

    阿彩似懂非懂的点头,

    “希望如此吧,那我去给您找衣裳,那件水粉色可好?”

    “太鲜嫩了,拿那件墨绿色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阿彩领命后,去衣柜里取衣服,洛蓝坐在铜镜前,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突然有些感慨,她整天躲在这香月楼里,除了干坐着就是弹曲取悦别人,一点忙帮不上,可怎么办呢?

    她便换上那件墨绿色长裙,提示阿采将面前的半透明纱缦放下后,便让她去请人了。

    一会功夫,便有一位翩翩少年来到屋内,隔着纱缦,他抱拳行礼,

    “蓝梦姑娘,在下凌峰,自小喜欢听琴谱曲,做生意时路过宜兰县,听说香月楼有位蓝梦姑娘所弹之曲可以让人摒弃烦恼,静下心弦,便想着来欣赏一番,刚刚听了姑娘一曲,觉得浑身舒爽,忍不住单点一曲,请蓝梦姑娘不要介意凌某人的唐突。”

    如此彬彬有礼之人,让洛蓝对他的好感增加几分。

    她红唇轻启,缓声开口,

    “公子言重了,今天为公子谱一曲《故梦》,可好?”

    “悉听尊便……”

    言落,凌峰在她对面坐下,一双俊眼透过纱缦,向里望去。

    洛蓝微微颌笑,手指在琴上轻抚,一曲悠扬的音乐从指尖流出,瞬间在整间屋子里弥漫。

    对面坐着的凌公子眼神微眯,对纱缦后面的洛蓝,没有一丝轻浮之意。

    他只是静静的听着这首曲子,神情淡漠中又带着几丝好奇。

    一曲琵琶几世语,道尽人间几多愁。

    当洛蓝的手指勾下最后一根琴弦时,一曲结束,凌公子轻轻的舒了口气。

    这声喘息,让人听了便可知对面是个有心事的人。

    人家花了一千两银子,却只听到了她的一首曲子,洛蓝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她。

    她轻声询问,

    “公子可有心事?”

    凌公子刚欲起身离开,她的问话,让他愣了一下,他随即坐回原处,苦恼的摇头,

    “有些闲事,比较烦闷,今日听到蓝梦姑娘的曲子,心情似乎舒解开许多,如果蓝梦姑娘肯赏脸,明日我还来,可好?”

    明天还要花一千两银子来听她弹曲?

    她不禁哑然,看来对面这位凌公子不是心情不好,是脑袋不太好使吧。

    家里有多少银子,能让他出来这般挥霍啊?

    想到这,她轻声劝慰道:

    “好曲听过一遍,留着回味便可,一直出高价来听,伤财伤神,大可不必。”

    她这话一出,对面的人愣了一下,随即眼神迷离的看向她,

    “别人都巴不得客人多来几次,恨不得将客人兜里的银子掏光,蓝梦姑娘却想着为我省银子,怪不得别人说你与众不同,你真是与众不同啊。”

    洛蓝眉头轻挑,咧嘴笑道:

    “凌公子也算是与众不同,而且看起来家境殷实,换作旁边人,断断不会花一千两来听一首曲子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爱听曲,尤其从蓝梦姑娘的纤纤玉指中弹奏出的曲子,让人听了神情舒爽,郁积在心里多年的苦闷,似乎在这一瞬间被开解了一般,看来这一千两花的值了,只是可惜,在我的国家,我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之谈曲畅聊之人。”

    他这番有感有发的话,让洛蓝发现了端倪,她诧异的问道:

    “你不是大宁国的人?”

    第936章 阿彩的担忧

    凌公子愣了一下,随即警觉的起身,像是逃避一般,抱拳道:

    “蓝梦姑娘,我还有事,先告辞了,有缘,明天我们自会相见。”

    “凌公子慢走。”

    既然他不愿意多说,她也不便多问,只是,这里怎么会出现异国人?

    宜兰县在大宁国最偏东的位置,再往东走,过一条一眼望不到边的宁阳河,便是与大宁国相邻的东阳国,那里的人不与外人接触,也很少与别的小国发生冲突,据说他们也很少去别的国家走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