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64037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> 第185章
    从大娃口中,谈湘和傅京笙对杨胜利如今的生活有了些了解。

    和才村大多数原住民一样,他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,他们家有二十亩地,一年忙到头,饿不到也攒不下钱。

    月前他们全家一起上阵忙了大半个月才把粮食都收进了谷仓里,个个晒得黑黢黢的,刚得了几天空闲,杨胜利就想着出去挣点钱补贴家里。

    前几年大理被国家列为了对外开放地区,在政策的支持和宣传下,吸引了一些洋人过来游玩。

    一开始就只有零星几个,这几年间渐渐多了一些,他们才村因着靠近大理古城和洱海,那些游客有时候也会走到他们村里来。

    一开始村里人对这些外来人还比较排斥,后来时间长了也就见惯不惯了,有头脑的人家甚至开始跟这些人做起了生意,比如村里做客栈生意的那家。

    不过来他们村住宿的人很少,那些洋人都被安排在了接待外宾的招待所,日常活动的范围也大多在古城里面,当地的人把古城中那些洋人经常出现的那条街叫做洋人街。

    杨胜利和他爸都是是打鱼的一把好手,种地加上打鱼,他家里日子以前在村里算是不错的,要不然家里也不能盖起三座房屋。

    杨胜利参军后不久他爸就生病去世了,他妈半年后也跟着走了,他自己在战场上少了一条手臂,再也撒不了网了,如今家里除了房子多,其他的都缺。

    村里人有了点钱就想着盖房,这是几百年来的想法,如今家家户户房子都盖起来了,钱也用得差不多了,这时他们才明白,农村里的房子是最不值钱的,除了锁起来等着慢慢变旧,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。

    走走停停,一晃眼都已经十点多了,谈湘走累了,额头上起了细密的汗珠。

    傅京笙脱下外面的衬衫铺在了石头上喊谈湘坐下,两人坐在岸边的白石上面,闭着眼睛感受着从水面上吹过来的清风,发丝在风中打着卷儿,每个发尾都透露着自由的气息。

    天空倒映在水面上,就像是在照镜子一般,水里漂浮着白云,靠近岸边的水域长着一棵棵笔直的水杉树,水中她的倒影清晰如画,就像是揽镜自照一般。

    坐了一会儿大娃带着他们往回走,回去的时候路过了村里面的农贸市场,泥土地,木架子,很简陋的露天场所,里面都是村里面的居民在摆摊,摊子上的蔬菜水果都挺便宜的,谈湘挑了些水果称了,拎着回了杨家。

    回去的时候杨胜利已经回来了,厨房里也已经传出阵阵饭菜的香味,看着两人忙前忙后的样子,谈湘有些过意不去。

    中午的饭菜可以说得上丰盛了,杨胜利一个劲的招呼着谈湘和傅京笙多吃菜,他们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。

    这份热情着实让谈湘有些愧疚了,饭桌上谈湘总会不经意的看到杨胜利那空荡荡的衣袖,就算是没有傅京笙的关系,她也想为这家善良淳朴的人家做些什么。

    吃过午饭,杨胜利挑起行李就要带他们去客栈入住,谈湘和傅京笙跟在他后面,在走了十几分钟后到了客栈门口。

    这间客栈有两层,和杨胜利家一样,屋里面有些昏暗,办理好入住后,谈湘赶紧躺下睡了个午觉,昨天在火车上半睡半醒的,上午又走了这么多多路,真的困了。

    一觉醒来,已经是下午三点了,睁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天花板,谈湘才完全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她开始打量起了这个房间,木头的屋顶,木头的地板,房间有点矮,她一米六八伸手能摸到天花板,傅京笙一不小心可能会撞到头。

    谈湘本来就是放低了预期的,所以这会儿也算是接受良好,若是出来享福的,她也就不选这里了,她更喜欢体验不同的事物。

    半个小时后,收拾好的两人人已经站在古城的城门口了,街道远没有后世的干净整齐,是还没有翻新过的样子,旁边的城墙还在维修,谈湘举起相机,拍下来这未经商业改造的一幕。

    人呢,就是很矛盾,一方面的不一样景点被商业侵蚀,另一方面呢又会抱怨商业化配套做的不够好,刚才还在用相机咔咔记录下古城原始面貌的谈湘,这会儿又在盼着商业配套赶紧进城了。

    不过她也只是嘴上抱怨了而已,第二天一早,在码头上看完绝美日出后,她又元气满满的准备去爬苍山了。

    下山的路上,谈湘感觉到一旁的傅京笙有点心不在焉,这家伙应该是在为老杨的事情头疼吧,看在他这两天任劳任怨陪自己到处乱跑的份上,谈湘觉得或许可以和他聊聊自己想到的办法。

    谈湘边走着边细细的和傅京笙说了自己的打算,说着说着一旁傅京笙停下了步伐,眼睛直勾勾的望向了她。

    谈湘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,转过头不去看他的眼睛,继续往山下走,背对着他说道:

    “其实也不全是为了帮你,对我来说也是种锻炼呀,我很早就有这种想法了,刚好碰到这个合适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嗯,谢谢你。”傅京笙在她身后说道。

    谈湘看不到他的表情,自然也就没感受到他眼里的压抑着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