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64037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> 第112章
    崔春雷本是一众亲戚里面最有出息的,人人都捧着他,如今厂子倒了,外人见风使舵也就算了,他没想到自己的亲戚也上来踩一脚,想当初,这帮亲戚他可没少帮衬着,又是帮着找工作又是借钱的,这么多年的付出,没想到换来的是这种对待。

    客人们散去,崔春雷坐在客厅里抽烟,康敏收拾完一屋子的杯盘狼藉,坐到了崔春雷旁边,拿过他手里的烟在烟灰缸里摁掉了。

    “老崔,别气了,我们家做事对得起他们,现在也算是看清了有些人的真面目,以后不往来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阿敏,你说往后这日子要怎么过呀,我们都这样了,更别说厂里的工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呀,现在只能寄希望有人愿意承包我们厂了,只要有人愿意投资,厂子还是有希望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难,人家大老板又不是傻子,没有好处人家是不会掏钱的,我们纺织厂这么多工人要养,谁愿意背上这么一个大包袱呀。”

    正如催春雷分析的那样,县纺织厂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愿意接盘的,承包经营这条行不通,县政府在层层上报后决定把县纺织厂进行分拆拍卖。

    拍卖所得资金将优先用于职工安置,一次性付清之前所拖欠的员工工资,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,如果做了十年,应给十个月补偿金,补偿不算多,但总比没有好,大多数员工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方案。

    纺织厂有12个分厂,整体吃不下,分开来拍卖还是有不少人感兴趣的,比如说崔春雷夫妻,比如说谈湘。

    第51章 米莱家纺

    谈湘一直关注着纺织厂的情况,之前的承包经营她不敢接,也接不起,可现在的分拆拍卖她还是很感兴趣的。

    这一年多来他们一直是从深城拿货销售,赚的是信息差和地域差价,可现在做二道贩子的人越来越多了,终有一天他们会失去优势,如果能自产自销,他们就能掌握主动权了。

    谈湘曾和谈国青谈翠谈过开厂的事,谈国青对这尤为感兴趣,在见识到了魏大为工厂的快速发展后,他胸中就有了一颗火种,他也想像魏大为一样作出一番事业出来。

    有他们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,谈湘他们并没有绝对优势,于是他们找到了崔春雷夫妇,打算和他们合作。

    崔春雷夫妇在得知谈湘他们的来意后,又惊又喜,作为县纺织厂的老职工,他们夫妇也正准备参与竞拍,可这毕竟是笔不小的投资,他们一时间还没办法下定主意,现在有人上门和他们谈合作,还是熟人,那真是打瞌睡递枕头了。

    “崔伯伯,康姨,我是这么想,整个纺织厂盘子太大我们吃不下,不如选个有发展潜力分厂,一切重新开始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考虑的对的,县纺织厂积弊太多,只有另起炉灶,才能焕发新的生机,不知道你们看中的是哪个分厂呢?”

    既然是上门谈合作,谈湘决定以诚相待,毕竟以后还是要长久共事的,如果这点信任都没有,他们也不会找上门。

    “我们看中的是印染厂。”谈湘说到。

    “印染厂?”崔主任有点意外,其实印染厂也不差,但它并不会是其他投资商的第一选择。

    他们县纺织厂这次拍卖最抢手的是纺纱厂和织布厂,这两个厂的配置是最强大的,设备是最先进的,以往产生的效益也是最多的。

    “是的,我们打算从轻加工做起,直接面对市场需求,根据需求定生产,至于布料和丝线一开始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。”谈湘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嗯,这个思路不错,你们这么自信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,可是已经有成熟方案了?我记得之前你们就建议过,让县纺织厂重新制版,我也和当时的厂长提过意见,不过他们始终没有采纳。”

    崔春雷想起了之前的事,他这才断定谈湘他们这不是一时兴起。

    “崔伯伯,你还记得之前你提起过的杨师傅吗?其实我和杨师傅认识,这次开厂,他也会加入我们,我们自己估算过这个车间的价值,里面最值钱的就是那台印花机了,不过它也有些年头了,现在拿出去卖也卖不了多少钱,若不是有杨师傅在,我们肯定宁愿买新的从头开始。”

    谈湘说的都是实话,不少国有企业在改制的时候,这些旧机器没人要,最后都是当做废铁论斤卖掉的,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贱卖了。

    “哦,这点我还真没想到,那看来你们是有计划了。”崔春雷本来对印染厂没什么想法,现在倒是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谈湘拿出一本画册,摊开在面前的桌子上,她指着最上面的一副图画说道:

    “崔伯伯,你看,这是我们为新产品设计的全套印花图案,杨师傅也全程参与了,他有信心可以把这些印花做出来,您是这行的行家,还请帮我们参谋参谋。”

    崔春雷接过画册,仔细看了起来,越看越觉得惊叹,他又不免觉得可惜,如果当初他的意见被采纳,如果他们纺织厂有这么一套方案,说不定还有转机。

    “有这种本事,的确值得试一试,谈湘,我支持你们,我们夫妇愿意和你们一起干!”崔春雷感觉胸腔内涌起一股热流,他也被激起了一股雄心,想要大干一番。